教务处关于2025 年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通知
时间:2025-09-12 作者: 实践办公室
在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的基础上,经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决定 2025 年举办第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交通科技竞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大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科研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的科技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培养一批在交通科技领域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二、竞赛要求
依据大赛章程,本年度赛事将设置三个类别:综合类、主题类、专项类。
1、综合类: 申报综合类的作品需围绕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组织等相关问题,主题不限。
2、主题类: 本次竞赛聚焦“数智交通创新”,以“智能交通与数字化转型”为主题。
鼓励高校组织参赛作品,针对首都安全、绿色、智能的综合立体化现代化 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发展需要,践行“数字中国”和“交通强国”双战略,助 力北京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智交通创新高地,围绕公铁水航邮一体化数智交通与物流体系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内容与“轨道数字化转型创新”“道路数字化转型创新”“水运数字化转型创新”“民航数字化转型创新”“低空+物流多式联运”“城市地上+地下智能物流系统”相关的作品可以申报本参赛类别。
3、专项类:从 2024 年开始大赛新增了专项类——智能车路径规划赛(详细规则见大赛官网附件下载附件 1)。
三、参赛对象
本届大赛面向北京在校本科生, 其专业包括但不限于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理工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和人文社科类专业等。
四、参赛说明
1、参赛要求
学生参赛报名由各高校统一组织,综合类和主题类赛道每件作品限定学生 人数为 2~5 人,专项类赛道每件作品限定学生人数为 2~3 人,并且均要求学 生为 2025 年 8 月在读在册本科生(研究生可以作为成员加入参赛队伍) ,指导教师人数为 1~2 人。
2、作品要求
综合类和主题类参赛作品形式包括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图纸、研究 报告等,所有作品应为原创并且撰写论文。专项类参赛作品形式包括智能车实物、路径规划代码等。每件作品必须明确指定要申报的竞赛类。
五、大赛安排
本届大赛9月开始,报名时间截至到9月30日,2025年11月2日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决赛以及各参赛高校的交流活动。综合类和主题类的决赛以现场答 辩评审进行, 各参赛小组应事先制作好幻灯片并准备好参赛作品进行答辩。答辩时,要突出作品的重点内容和创新之处,同时回答评委对作品的提问,最终成绩由评委会评定。专项类实物决赛以现场实物竞赛评审进行, 仿真决赛以线上仿真竞赛评审进行,各小组应事先准备好实物智能车进行现场竞技,或提前一天提交路径规划算法至《智能车路径规划仿真系统》进行仿真评定。
(一)校内报送参赛作品时间(2025年9月25日之前)
请欲参赛队伍负责人咨询校内联系负责人,按照要求格式填写附件 2 参赛作品报名表和附件 4 作品申报书。
(二)校内赛评选时间(9 月 29 日前)
根据报名情况举行校园赛,确定入围队伍,原则上不超过 3 支队伍。
(三)作品初赛时间(10 月 21 日前)
竞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委员会, 对各参赛学校提交的学生作品完整性进行初审, 确定进入大赛决赛作品名单。初赛以通讯评审的形式进行。专项类赛道视参赛队伍情况决定是否组织初赛。
(四)公布决赛作品名单和比赛方案(10 月 22 日前)
竞赛组委会于官网公布决赛作品名单和比赛方案, 通知参赛高校并确认决赛的具体时间、地点与流程。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9月发布大赛通知
2、9月15日前报送参赛作品报名表、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3、9月30日报送参赛作品
4、10月9日至10月21日组委会开始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
5、10月22日公布决赛作品名单
6、10月22日至11月1日准备参赛作品海报、PPT与答辩
7、11月2日大赛决赛及闭幕式
8、11月30日官网公布大赛结果
六、奖项设置
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个竞赛类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并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
七、联系方式
校内报名联系人:王星匀 联系电话: 15935232929/13488788296
电子邮箱: wxinyun18@163.com wangwenjuan@cueb.edu.c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