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首经贸两名教师获评2022年“北京市优秀教师”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奋力推动首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教育工会决定授予629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70名同志“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经学校推荐,市教委审核公示,首经贸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堂林和统计学院教授刘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

走进北京市优秀教师

感受师者风采

叶堂林:把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中

叶堂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省部协同创新中心执行副主任,长期从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恪守立德树人初心,教研相长、不断精进,取得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突出成果,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品牌,研究成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作为突出贡献专家应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扎根京华大地

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叶堂林一直紧紧围绕服务国家需要,服务首都发展重大战略,发挥专业优势,近年来积极在区域产业、都市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领域建言献策,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出台与落实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力支持。2013年受中央财经办委托,完成了“京津冀基础承载力测度与分析”等课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及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提供重要参考;2013年11月,承担市委研究室课题“京津冀协调发展研究”,为北京市迎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提供决策咨询并获感谢信;多次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闭门磋商会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出台献计献策。带领团队重点打造“京津冀蓝皮书”等智库产品。从2011年开始研创第一本蓝皮书直今,研究团队整合京津冀三地专家协力攻关,已陆续出版了10部京津冀蓝皮书,并6次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一等奖,2次获全国“优秀皮书奖”二等奖。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与京津冀相关横向课题。研究团队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0余项,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与国家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及北京市领导重要批示。研究团队参与国家重大政策起草19项,获领导批示30余项,其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10余篇。

以研促教

教书育人之花盛开于京华大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叶堂林注重教研相长,以研促教,坚持把个人深厚学术积淀转化为厚实的教学根基,教育引导带领学生扎根祖国大地奋发学习,用个人科研成果影响带动更多学生走在服务社会的新征程上。挖掘科研成果的教学价值,启迪学生在理解首都重大发展战略中领悟使命责任,开创性思考研究。

叶堂林注重在课堂上融入京津冀相关科研成果深化教学与学生培养,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的战略背景、战略重点以及未来如何推进等内容与课堂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专业特点,深刻领会首都重大发展战略的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参与其中的重大历史责任,激发学生前瞻性的理解知识、思考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探索、有所作为。叶堂林连续5年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带领更多学生投身于实践首都重大发展战略的行动中。

叶堂林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之余,多次组织学生前往滨海·中关村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对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情况调研;前往沧州明珠商贸城对大红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情况进行调研等,以社会实际为导向,先后指导研究生发表10余篇权威期刊论文和CSSCI期刊论文,指导了多篇北京市市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和硕士毕业论文。

 

刘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刘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务处处长,发展规划与评估处处长,长期从事大学数学的本科教学工作和社会经济统计、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人才”“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公共基础课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等称号,荣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卓越奖”,获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评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含录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级别批示3项。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主持省部级重大项目2项,主持其他各类纵向、横向课题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8部。

教学相长,诲人不倦

从教18年来,刘强先后主讲“多元统计”“数理统计”“社会经济统计前沿”等10余门课程。“微积分”作为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公共基础课,既抽象又枯燥。为了让大一新生感兴趣、易接受,他花费大量精力研发教学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他的课程一旦开始选课,瞬间即被抢空。他4次荣获学校优秀课堂教学效果奖。与此同时,刘强注重教学研究,带领教学团队在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出版教材20余部。

对博士生、硕士生的培养,他更加注重“授人以渔”。他坚持每周组织开设研讨班,寒暑假开展集中培训,引导研究生掌握科研理念方法,与学生一起共同攻克学术难题。目前已培养30多名硕士研究生,11名博士生。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中,有20多人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刘强老师本人也多次荣获学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立德树人,始终如一

刘强作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参与推进学校全面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一体化建设工作。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他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培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刘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全面融入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以及青年教师的培养中。他先后担任7名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科研导师,积极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他经常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励青年教师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着眼未来,从点滴做起,踏踏实实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