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孟夏花开与君“辩”|华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云答辩顺利开展
时间:2020-05-18 作者: 教务处
朱明盛长,旉与万物,虽被疫情阻挡不能返校,但是毕业季还是如期而至,在学校下发关于本科生毕业答辩工作安排之后,华侨学院的“线上云辩”之路也就此开启,孟夏花开与君“辩。
“一辩”疑难
华侨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一直是全英文写作、英文答辩,每年都有外籍教师参与。对于本次的毕业论文线上答辩,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党委书记焦勇、院长李百兴多次强调要根据疫情防控部署和毕业论文工作安排,结合华侨学院的特点,稳妥且保质保量的完成这次大规模的“云”答辩工作。学院教学团队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工管系系主任王妍老师、信管系系主任李京宁老师、毕业论文负责人孟雨晴老师等团队成员群策群力,针对云端辅导的情况,对线上答辩可能出现的问题反复进行研讨,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确保从方案制定到方案实施,流程顺,效率高,把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后一关。
经过梳理,华侨学院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全英文答辩在上线进行如何保障答辩效果?
2、外教老师参与答辩,涉及时差,流程如何简化?
3、师生情况复杂,答辩教师少,答辩学生多,场次如何优化?
4、网络技术等原因造成的其他突发状况如何应对?
“二辩”解惑
为了保证全英文答辩质量,简化流程,合理优化答辩场次,华侨学院采用“小组制,一进一出”答辩形式,将毕业生分成18个答辩小组,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添加答辩组后,又建立学生小组微信群。答辩当天,由答辩秘书核实线上答辩会议信息,并按照答辩顺序群内通知学生依次进场。
同时华侨学院还制定了“多线程、齐推进”的线上通知方案,根据答辩学生、答辩教师、答辩秘书不同职责分工,制作答辩流程下发。
针对需要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外教参与的过程,华侨学院进行了重点通知。在答辩开始前与外教进行了腾讯会议的网络测试和功能介绍,保障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完成答辩工作。
“三辩”全胜
在详尽的论文管理安排、教师认真负责、学生积极配合的合力作用下,华侨学院毕业论文“云”答辩过程,井然有序。学生根据提示依次进场,答辩过程全程录像。
副院长兰君老师表示,学校教务处的大力支持,学院领导班子的充分重视,教务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论文指导教师的认真负责,毕业答辩学生的积极配合都是华侨学院毕业“云”答辩顺畅、圆满完成的决定性因素。在疫情防控形势下举行的这种网络答辩,是“危机管理”中转“危”为“机”的典范,会对学院接下来的教学以及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工管系系主任王妍老师在答辩后谈感受时说,答辩过程中有个别学生出现网络卡顿的小问题,但是老师和学生的状态都特别好。答辩前,系里老师一直在微信群讨论,还召开了腾讯会议,针对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相关预案,答辩组长与外教进行网络测试。虽然是线上答辩,但感觉和线下并无差别,过程非常顺利。
负责本次论文工作安排的孟雨晴老师在微信中看到2016级学生王正扬发的这样一段话,十分感动,表示这无疑是对学院一直以来工作的肯定。疫情期间,论文从写作到答辩,同学们也克服了很多困难,能够圆满的完成着实不易,这是学院从上到下一起努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