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师参加“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7-09-14 作者: 教务处
2017年7月14日复旦大学与超星集团共同举办“我们的通识教育:第一届通识教育国际研讨会”。我校教务处范延英副处长、文化与传播学院陆彦明副院长,以及教务处三名老师参会。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了解不同学科的常识,进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通识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上午,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桂永浩和超星集团董事长史超分别致辞。随后开始主旨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杜克大学副教务长Noah Pickus,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梁美仪等,重点以各个学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为依托,阐述通识教育变革中的问题与挑战,围绕中美通识教育发展路径之比对,现阶段中国通识教育的时代任务,通识课程建设的建设与管理,移动时代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与发展等主要内容进行深入研讨,并介绍和分享了通识教育的经验。
下午,会议分为校长论坛、案例分享和通识沙龙。校长论坛上,桂永浩做了“复旦通识·中国故事——构建复旦特色的通识教育新模式”演讲;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就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挑战做了阐述;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于志刚谈了中国政法大学通识教育10年的感悟与反思。案例分享上,集中了985,211高校的教务处负责人,以每个学校通识教育建设的某一个亮点深入展开,讲述从国外引入优质课程并进行本土化改造的历程,剖析如何解决通识教育资源面临的困境。通识沙龙活动中,复旦大学在线课程中心主任陆昉、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梁美仪、台湾大学通识委员会委员、哲学系教授梁益堉、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邓辉、宁波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晓东等,重点就通识教育与创新教育和在线通识课程建设与应用展开了讨论,台湾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表达了他们希望和内地高校在通识课程层面加强合作的意愿,复旦大学和宁波大学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线通识课程深度运行以及从全校层面开展多维度在线课程建设的成果。
本次会议参会学校数百所,参会人数1500余人,对于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各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问题上的不懈探索以及深入合作,一定会探讨出适合中国通识教育发展的新内涵、新路径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