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教务处召开实践教学研讨会

规范管理、注重实效
—教务处召开实践教学研讨会
 
    4月19日,教务处召开以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为主题的实践教学研讨会。学生处处长孙昊哲、教务处副处长程显秋、赵慧军以及各院(系)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各院(系)分别汇报了近些年来的实习工作。与会同志在充分肯定实习工作必要性的同时,就目前实习中存在的实习经费不足,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的矛盾,与实习对口单位在时间上的衔接问题,安全问题等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劳动经济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单位就各自实习的特点做了介绍。
      一、注重实践教学的规范化
    劳动经济学院一直注重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的规范化,根据专业与课程建设特点、需要,编制了本科社会实践指导手册,通过规范社会实践的工作流程,并积极做好前期动员、期间指导和期末总结工作,从各方面力争保证实习达到最优的效果,使社会实践教学真正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并在制度的基础上做到教学进程环环相扣,既抓过程,更重实效。
    每年在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前,学院会主动联络实习基地和过去的实习单位,确定具体的合作事宜,同时我们也对老师进行布置与动员,由老师根据课题需要申报需要人员情况与专业情况,学院组织审议后,根据实习基地和单位的要求以及老师的专业和课题要求等特点,安排合适数量和专业的学生参加,本着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专长和特色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有准备的进行科研指导训练。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实习形式主要为指导教师指导下的“单兵行动”,为此,我院十分重视每次毕业实习前的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实习的目的意义,重在激发学生的自觉性。此外,强调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以其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
      二、下大力气建设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实践活动起步比较早,并在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上下大力气。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陆续与一轻总公司、东城区劳动局、首都机场、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人事局、宣武区政府和宣武区劳动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与宣武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宣武区劳动学会合作已经超过20年。近几年根据专业情况与社会变化情况,我们又陆续与一些单位签定了实习基地的协议,包括朝阳区老龄委、北京市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等,通过双方合作,互利互惠,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场所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经费紧缺的问题。此乃我们社会实践屡获成果的关键之一。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金工实习具有几十年传统实践教学环节,在组织和管理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虽然受到过校办工厂搬迁等因素的影响,但始终坚持开展了金工实习工作,曾经荣获北京市教委的嘉奖。。
      三、改革创新,不断丰富实践内容
    劳动经济学院在实践教学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极大丰富了实践教学的内容。
    1.依托教师的学术地位和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实习。充分利用教师在学术领域与社会上的知名度,依靠教师的关系,如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和教师与单位的合作关系,推动和促进学生实习的组织与安排,同时促使学生的科研实践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2.积极扩展实习空间,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积极建立与国外大学与单位的合作关系,开拓渠道为学生创造赴国外社会实践的机会。2005年组织学生赴香港一些大学和相关单位实习与考察,学生感受很深,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实习报告制作了全程录象和光盘。2007年计划在暑期组织学生赴日本进行实习与考察,学生报名非常热烈,目前一切活动正在按照计划进行。这些活动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以后的求学就业开辟了一条探索之路。
    3.在“走出去”的基础上,重视“请进来”。每学期都要不定期的请十余位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动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在校园里就能做到与社会同步。
    4.在校园内,积极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科研项目,今年启动了大学生研究性实习训练计划,计划拨出专项经费15000元支助10个研究项目,重点支持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这样做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积极的学术氛围。
    劳动经济学院将社会实践的经验和总结汇集成《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通过积极申报该成果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2001年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多个在社会实践广泛调研基础上完成的课题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的奖励,如《北京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获中国劳动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四、社会实践工作面临新挑战
    劳动经济学院的学生自主性要求在增加,在实习安排中部分同学希望自己寻找实习单位,这增加了实习指导和管理的难度;学校规定的实习时间与用人单位需求时间有矛盾,给实习安排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实习岗位的安排越来越困难;东西校区距离比较远,有很多优秀的实践教学机会不能共享;另外,也面临学生实习期间安全问题的考虑、实习经费紧张、毕业实习与求职过程存在矛盾等新问题。学院正在积极思索,力争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同样受到一些困难的影响。一是实习单位落实难;二是学生从心理到时间上受到求职、四六级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扰动和冲击;三是实习经费不足。这些客观上给毕业实习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针对困难,学院准备从增加实习基地数量;关心体贴学生,引导学生处理好毕业实习与求职等的关系;适当增加实习经费投入等方面入手逐步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