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会召开

    2007年3月13日,我校召开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教务处王传生处长主持会议并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了具体布置。王文举副校长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王文举副校长在讲话中用“一、二、三、四、五”概括了本学期本科教学工作的思路,并强调了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一个工作思路:即转变观念、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巩固成果、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提高质量。转变观念是先导,提高质量是目标。
    “二”是两个重点工作:一是抓课堂教学。要整顿课堂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抓课程建设。争取建设更多的校级、市级精品课程,在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有所突破。
    “三”是抓好三个“三”:
    第一个“三”是:一抓基础课和选修课;二抓实践教学和双语教学;三抓四率(毕业率、学位率、就业率和考研率)。第二个“三”是三个新举措:一是推进学分制,修改学位条例;二是建立创新机制,建设创新平台,设立本科生创新基金;三是成立教学促进办公室。
    “四”是四项工作:一是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建设。二是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推行挂牌上课。三是加强教学研究,巩固教改成果。四是加强实验室规划与建设。
    “五”是转变五个观念:一是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强调以学生为本、服务育人;二是规范管理中求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四是教书中强调育人,狠抓师德建设,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五是强化本科教学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王传生处长回顾了过去一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打造我校品牌专业、雕琢精品课程、锤炼精品教材、培育教学名师。关于今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王处长归纳了12项,并做了具体的布置。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年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年2号)文件的精神。按照北京市教委的要求和学校的统一部署,根据“质量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特色和办学定位,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理念,确定我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并力争达到预期成效。
    2. 进一步巩固考试管理工作改革成果,理顺排课流程。(1)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试工作改革,巩固考试管理工作改革成果。(2)强化考教分离,建立相关制度。(3)开展试卷质量抽查与评估工作。(4)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编排规定》的要求,做好课表的编排工作,形成规范的课表编排程序,实现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3.   更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工作,促进基础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特别是财经类核心课中,全面推进和实施“挂牌上课制度”,深化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改革,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各环节的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估,不断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
    4.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促进整体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贯彻和执行新修订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要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及奖励办法》等,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论文写作水平。评选优秀论文和编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优秀本科毕业论文选集》。
    5.   加强课程建设管理,促进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高。(1)修订和制定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评估指标体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建设管理规定》。(2)对精品课程、重点课程进行评估检查,评选校级精品课程、推荐市级精品课程;做好2007年重点课程建设立项工作。(3)开展多媒体课件评估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教室已经装备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年度拟制定多媒体课件建设规划,开展多媒体课件评比和交流工作,以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4)制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大纲管理规定》,继续对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检查、验收与评估。
    6.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进一步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管理,修改和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开拓和建立实习基地,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切实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全校教学实验室进行全面调研,召开实验室建设研讨会,在此基础上制定《首都贸易大学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理清管理体制,整合教育资源,力争在1-3年把我校实力较强、应用较广的教学实验室(1-2个)建设成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基金,用于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和本科生科研活动奖励计划。
    7.   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保证精品教材建设质量。修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材建设管理规定》,对2005年、2006年度立项建设的校“精品教材”项目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做好2006年校“精品教材”的评选工作。
    8.   进一步加强和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1)继续建设和完善“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数据库”,继续进行并加强软件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把“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运行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全面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2)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工作进行认真研究,制定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组织建设实施并完成该平台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初步实现主要课程信息的网上浏览和交流,逐步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机制。(3)进一步完善教务处网站 改造工作,鼓励各院系提交和补充网站内容;教务处各科室要充分发挥网站高效传播教学管理信息的作用,把网站真正作为教务处面向全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的信息平台。
    9.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组建教学促进办公室,加强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院系教务管理等主要环节的监控与指导,着手建立教学质量动态评价系统,完善以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继续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并将网上评教结果以适当方式向教师本人和有关部门进行反馈。制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评估规定与指标体系》,对院(系、部)教学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和评比工作。组建教学质量促进办公室,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意见较大、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为优秀教师提供平台,开展全校教师相互学习和观摩、交流教学经验的活动。
    10. 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办法》,对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操作使用”的培训,全程录制我校北京市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实况,管好、用好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1.继续开展教改立项申报、验收的工作,巩固教学改革的成果和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1)做好第五批教改立项结题和检查,第六批教改立项申报和遴选等工作,并出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教育学改革优秀论文集》。(2)开展二年一次的校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3)组织一次全校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研讨会,相互学习、共享研究成果,深化教学改革的理念,研究和应用科学的教务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12. 继续进行校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工作。按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的评选办法,本学期继续进行下一届教学名师、优秀主讲教师的评价工作。 

                                                   教务处
                                                 2007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