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关于开展2021年课程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建设一批富有创新特色和示范效应的优质课程,推进学校“七个一批”工程,2021年我校将继续开展课程建设立项申报工作。2021年我校计划立项的课程建设项目包含:“线下课程建设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共3类,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课程负责人从上述3类项目中选择一类进行申报,同一负责人最多只能申报1个项目。已入选校级及以上级别课程建设项目不能参与本次申报。2019-2020年度未按时结项的课程项目不能参与本次申报。
二、申报原则及申报条件
(一)申报原则
课程建设立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价值引领,完善三全育人的体制机制,遵循学校特色发展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教师投入课程改革研究,积极设计、实施和验证教学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有计划地培育和总结高水平教学成果,提升课程建设工作的质量 。
(二)申报条件
1.课程范围。课程应是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设的优质本科课程,且具有教学效果好、学生满意度高、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2.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讲师及以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学能力强,积极投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中。长期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具有创新精神,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有长期关注和浓厚兴趣,有实质性探索优先;结合课程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3.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须为学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师德高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学术造诣。课程团队结构合理、人员稳定,除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必要的助理教师,保障线上线下教学正常有序运行。
三、建设任务及目标
(一)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
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建设期为1年,立项课程应在建设周期内达到下列目标:
线下课程是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
(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建设周期为1年,目标是建设一批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业知识传承的专业课程,强化价值引领,努力构建我校思政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牢牢抓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结项时,需提供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一个,此案例不能重复申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三)校级委托项目
校级委托项目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由学院自主建设立项,每个学院不超过3项,立项申报名单汇总上报教务处审核、备案。课程结项时,需提供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一个,此案例不能重复申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项目”。
四、材料提交和要求
1.材料提交
《“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2)及汇总表(附件3)。(以上材料均需要提交纸质版一式一份,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2.提交要求和联系方式
3月5日前,各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填写汇总表,并由所在学院将申报材料统一交至教务处。
3.联系人:徐老师、陶老师,83951322/2053,jyk@cue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