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督导专家汪秀英教授凭借深耕一线的扎实实践、创新引领的督导体系与辐射深远的行业影响,获评学校 2024-2025 年度优秀督导。她始终秉持 “课比天大” 初心与 “长期主义” 原则,以专业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其突出业绩与示范作用成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鲜明标杆。
督导实践亮点纷呈:以精准发力筑牢质量根基
自2020年9月投身督导工作以来,截至目前,汪秀英教授已累计听课 540 余节、覆盖320 余人次,评审学生毕业论文与实习报告各 100 余篇,抽检试卷数千份,以全覆盖、精细化督导守护教学核心环节,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督导任务,工作成效显著。她创新性提出了“三个首席负责制”,明确课堂质量任课教师首席负责,学生论文及实习报告质量指导教师首席负责,教师队伍建设院长首席负责,从而构建起了权责清晰的质量保障体系;打造课堂 “爱之爱” 模式,建立 “一个核心、三个角度、一套价值体系” 的课堂质量标准,为 “上好每一节课”提供科学指引,相关举措被学校纳入教学质量保障重点推广内容。
聚焦思政教育融入与青年教师培养两大核心任务,汪秀英教授牵头开展多项专项督导:2022 年专项评审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课程,从“思政内容”“思政体系” 等多维度严格把关;同期系统评审青年教师课程,全面评价思政水平与课程质量,通过一对一约谈形式精准反馈课堂问题,提供改进建议,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4 年 9-10 月参与北京市高校《人工智能导论》课程评审;2023 年 3-4 月,约谈任课教师 12 人;2024 年 3-4 月,约谈任课教师 11 人,充分彰显了督导专家的责任担当。此外,她多次担任“卓越教师”“北京市名师”等评选及教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以专业视角为师资建设与教学改革注入动力,其督导意见采纳率与实施效果均位居学校前列。
理念创新引领发展:以系统思维完善督导体系
依托发表论文 50 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 20 余部的深厚学术积淀,汪秀英教授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督导理念体系,为督导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她提出的 “长期主义原则” 与 “课比天大” 理念贯穿督导全过程,引领督导工作从 “事后评价” 向 “过程赋能” 转型;携督导组专家完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督导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专项课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督导经验,为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提供重要参考。2023 年 11 月,她在全国高校教学督导深圳会议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督导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大会发言;2024 年 1 月,向杭州全国高校教学督导案例交流会议提交理念体系构建案例,2025年7月,在第三届教学督导工作案例交流会(大连)上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期教学观摩与经验分享交流会案例”的大会发言。其创新实践获行业广泛认可,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督导工作的影响力。
多维赋能辐射效应:以经验分享助力行业提升
作为2024-2025年度优秀督导,汪秀英教授注重督导成果转化与经验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她为工商管理学院、劳动经济学院开展 “思政思想进专业” 专题讲座,为文传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做评委并点评参赛教师的课堂质量,为金融学院讲解从督导的角度看教学质量,为新进学校的教师做培训等,累计开展各类培训与分享活动数十场,覆盖师生千余人次。在参与思政课名师讲座后,她结合督导实践为学校思政课教学明确规则与目标,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其督导工作不仅赋能本校教学发展,更以专业见解与实践经验为全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督导的责任与担当,持续书写本科教育提质增效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