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聚焦

聚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长王云鹏与教师、学生代表座谈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各项重点举措

汇聚广大师生坚定不移走好北航特色

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的强大力量

学校召开2024年人才培养大会

并正式启动全校人才培养大讨论

图片

日前,校长王云鹏

召开不同师生群体代表座谈会

聆听大家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

交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路径

共同研讨实招真招硬招

副校长刘树春、吕卫锋、邓怡参加座谈

聚焦学生全面成长 与本研学生代表座谈

图片

4月24日下午,王云鹏与来自不同学院的15名本研学生代表围绕课堂教学、评教机制、奖助体系、科创活动、未来就业、本研贯通、学风建设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同学们踊跃发言,朱垚洁、茹兰雅结合个人上课体验,希望优化课程授课时长。魏亚东、薄丹雅表达了对学校奖助体系的认可,希望能更多了解学习获奖学生榜样的事迹。沙奕帆、熊梦宇分享了参加科创项目的经历。曾心蕊分享了数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感受,希望加强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林钰琪、牛钰浩结合自身实习经历及职业规划,建议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职业生涯指导。

图片

图片

赵宇轩谈到了有关提高课堂效率的思考,希望进一步优化课堂纪律监督管理。强鑫分享了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思考。王诗雨分享了人工智能对于学习方式的影响。彭冯德提出了“科研课堂”设置的相关建议。王正楷、赵逍遥表示,作为学生干部,将促进学生组织充分发挥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学校与学生间最为牢固的沟通桥梁纽带。

图片

图片

王云鹏认真听取了每位同学的发言,并为大家答疑解惑,给予悉心指导。他表示,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立身之本和头等大事。学校坚持把一流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着力打造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不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评教机制,强化数智赋能,推动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资源共享水平持续提升,搭建更加多元的科研平台、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项目,以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供给,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推动实现学生分类培养、分类卓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图片

“希望大家在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和学校共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明确目标规划,在不同的发展通道实现卓越成长!”王云鹏向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他指出,一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要提高自我约束力,不断提升课堂自律性和学习自觉性,共同创建高效学习的课堂氛围。二是要培养主动意识,发挥学风建设主体作用。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学生组织要发挥好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带头营造良好成长氛围,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及时反馈学生诉求,共同形成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三是要注重学以致用,提升科技创新实践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强化专业认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创新素养,以目标为牵引实现从学习知识到创造知识的转变。四是要挖掘自身优势,做好个人成长发展规划。要本研贯通做好现阶段学业发展规划,并以长远职业规划和目标愿景激发自身学习动力,进一步用好学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破解学习迷茫和迷茫学习的问题,实现自身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聚焦教师能力发展 与教师代表座谈交流

图片

4月25日上午,王云鹏与来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10名教师代表,就名师名课名教材一体化发展、科教协同育人、数智赋能人才培养、课堂吸引力、本研贯通培养、大类招生、教育教学“传帮带”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孙联文围绕团队以老带新分享认识体会,并建议改进相关评审机制。张弛表达了对学生评教的重视,提出了有关线上授课内容和认定标准的意见建议。吴欣童分享了青年教师成长的相关体会。岳蜀华对慕课等线上授课形式取得效果表示肯定,提议积极利用线上授课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毛剑分享了作为学院督导组成员观察到的教师授课情况,并结合部分实验课程教师投入精力较大问题,建议根据类型对实验课进行学时折算。

图片

孙钰分享了提高课堂互动率,提升教学效果的丰富探索经验。杨立群建议将最新科研成果写进教材,加大对建设新鲜度高、前沿性强教材的支持力度。曾琅对数智赋能课程建设和毕业设计谈了个人设想。张慧建议学校增加虚拟仿真课程和相关教材赛道,并围绕实验课程学时认定问题提出建议。王雪岩分享了课堂中与学生加强互动的方式方法。

图片

座谈中,王云鹏与各位教师逐一交流,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意见建议,高度认可大家在教学方面的潜心投入。他表示,邀请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座谈是人才培养大讨论的重要环节。通过为期两周的人才培养大讨论,学校将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共商举措、凝聚共识,从供给侧与需求侧双向入手,明确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出台《关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意见》,切实拿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招真招硬招,推动学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图片

王云鹏指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位教师的不竭追求,他鼓励各位教师平衡好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同一维度规划个人事业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坚持用心、用情、用力,想学生之所想、知学生之所需,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到课堂中、写进教材里,不断丰富更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抬头率与互动率,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

王云鹏强调,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广大教职工的事业发展,着力优化政策环境,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的工作氛围,持续提升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目前,学校正全面梳理人才培养相关制度体系,系统梳理校-院-系(所、中心)三级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明确各级组织和机构的责权利,强化跟踪问效,围绕本研贯通培养改革、课程设置等环节完善相关制度方案,建立健全职称评审、资源配置等制度保障,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积极性,支持教师全面发展、分类卓越。面向教育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的需要,学校也将加快提升数智赋能效果,进一步将AI技术深度应用到教学评价环节,通过AI巡课大数据模型掌握教师授课情况、反馈督导评教意见,为教师调整课堂授课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切实提升课程质量。学院要扛起教育教学主体责任,结合学院综合改革重点任务,用好学院办学自主权,一院一策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落细。

“希望大家都能在北航有所发展,有所成就,结出累累硕果。也希望广大教师们积极为北航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学校坚实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王云鹏动情谈到。

提升育人实效 与青教赛获奖教师代表座谈

图片

为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青教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持续提升育人实效,4月30日上午,校长王云鹏与历届北京市青教赛获奖教师代表、指导教师代表等座谈交流,听取大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交流研讨环节,获奖教师代表分享了参赛感悟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思考。黄勤结合个人参赛经历,分享了如何通过科研的充分积累带动教学的创新;罗明强谈到了名师指导对于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杨明轩谈到,希望通过校工会青年教师协会的平台,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间的学科交叉合作;王治华认为青教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认识自我的机会,建议通过更多样化的培训激发青年教师教学热情和潜力;钟晓岚分享了如何将教学上的收获映射到科研中实现科教融通;李晓阳分享了她从青教赛选手到担任学院基层教研中心负责人,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两性一度”的心得体会;宋磊谈到参与学院数字实验室建设和教学实践工作情况;王悦谈到了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孙润南提出希望进一步加强对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与培训,通过理工科的可视化手段助力文科教学。

图片

指导教师代表和评委代表等也纷纷发言。杨超谈到,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逐年提高,新进青年教师讲好课程、过教学关;孟庆春提到教学基本功比赛应强调对基本功的把握,如规范制定教案、准备表述教学内容,巧妙融合课程思政等;张有光表示希望通过青教赛推动青年教师进一步认识教学、热爱教学;陈强指出了青教赛在跨专业交流上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积累丰富的科研经验反哺教学课堂;刘建伟指出当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弱项,青年教师要对教学有敬畏心、有责任心;马艳红分享了她从参加青教赛到成长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的经历感悟;董卓宁分享了学院青教赛办赛经验及成效,建议通过综合学生评价、日常授课评价等,进一步完善青教赛赛制;牟晖分享了学院在组织青教赛方面的做法和成效,希望未来能通过青教赛等各类赛事给教师们提供更多展示提升平台;金硕从学院工会服务教师成长发展角度谈了有组织的教学和“传帮带”的重要性。

图片

王云鹏代表学校向与会教师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家倾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正值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人才培养大讨论,与广大教师座谈交流,倾听大家对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以及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的所思所惑所悟,有助于学校直面教育教学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短板弱项,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更加针对性地破解难题,系统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一名老师,要具备‘三心’。”王云鹏向大家提出殷切期望。一要“热心”,要爱学生、爱教学、爱岗位,以饱满的热情为内生驱动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们在“大先生”的影响与教诲之下,以老师为榜样,随老师而前行。二要“用心”,要肯花时间、潜心投入、反复打磨,深刻把握高质量课堂的组织架构和内在逻辑,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不断创新课堂形式,强化与学生的互动研讨,有效提升课堂抬头率和互动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三要“走心”,要持之以恒、行之以久、向下扎根,着眼讲课、谋课、建课,全方位重塑课程资源,推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实现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自身发展齐头并进、成就卓越,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

“老教师身上沉甸甸的敬业感和责任感,让人钦佩、为之感动,他们都是大家的榜样。”王云鹏强调,基层教学组织要充分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围绕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以老带新,传承敬业精神,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矢志育人,实现新老教师协同进步、共同发展,推动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优良态势。

图片

“学校始终是每一位教师的坚强后盾”,王云鹏表示,学校将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资源配置,健全职称评审机制,为教师自我成长发展做好全方位保障服务。希望广大青年教师充分利用好青教赛这个平台,把握好“受益”与“受用”的关系,把个人事业发展和学校事业发展放到同一个维度去设计,规划好自我职业发展路径,保持个人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助力学校坚实走好高质量内涵发展之路。

据悉,青教赛已成为北航最具影响力、最具活力、最具人气的教学比赛,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从中脱颖而出,青教赛的“传帮带”效应日益显著。学校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织了系列培训,将赛事打造成广大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引领、育人本领和职业技能持续提升的平台。

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教务部、研究生院、人力资源部、校工会、校团委、学生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图片

“人人关注人才培养、人人参与人才培养”

务实推动人才培养各项重点举措

探索出一条北航特色的

高质量人才培养之路

图片